西柏坡这个小山村宛如一颗璀璨明珠,镶嵌于中国革命的历史长河之中。而村内那一座座饱经沧桑的“农家院”,更是承载着无可估量的价值,它们是通往新中国的关键驿站,是西柏坡作为赶考精神红色起点的核心标识。
踏入这些“农家院”,时光仿若倒流。土坯砌就的墙壁,粗糙而厚实,无声诉说着往昔的艰难;破旧的桌椅,在岁月侵蚀下略显斑驳,却曾承载着老一辈革命家们日夜的操劳。解放战争的关键时刻,毛泽东、朱德、刘少奇、周恩来、任弼时等领导人齐聚于此。为了指挥三大战役,他们于昏黄的灯光下,俯身于作战地图前,目光如炬,仔细研判每一处战局。一封封改变历史走向的电报,从这简陋的“农家院”飞向全国各地战场,成为决胜千里的关键指令。狭小空间内,激烈的讨论声从未间断,每一个关乎国家命运的决策,都在这“农家院”里诞生,为新中国的成立筑牢了坚实根基。这些“农家院”,是党在历史重大转折期坚定信念、浴血奋战的生动写照,更是红色教育的无价瑰宝。
西柏坡红色教育以这些“农家院”为依托,精心构建起丰富多元的红色培训体系。实地参观“农家院”,无疑是培训中最为震撼人心的环节。学员们跨过高高的门槛,踏入“农家院”的瞬间,仿佛被一股强大的力量牵引,瞬间置身于那段激情澎湃的革命岁月。抚摸着墙壁上岁月留下的痕迹,凝视着眼前简陋至极的陈设,先辈们为革命事业鞠躬尽瘁的身影仿佛近在咫尺。这种沉浸式的体验,有着理论学习无法比拟的感染力,能深深触动学员的心灵,极大地激发他们对党性修养的深刻思考与追求。
在红色培训内容中,围绕七届二中全会展开的教学极具深刻内涵。七届二中全会正是在西柏坡的“农家院”中召开,会上提出的 “两个务必”,犹如黄钟大吕,振聋发聩。“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、谨慎、不骄、不躁的作风,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”,这一重要论断在新时代依然熠熠生辉。学员们置身于会议旧址,聆听着对 “两个务必” 的深度剖析,结合当下时代发展的新需求、新挑战,能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优良作风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深远意义。“农家院”旧址特有的历史氛围,更是让学员们坚定了将清正廉洁、务实为民作风融入日常工作的决心。
同时,红色培训还借助讲述土地改革、军事行动等历史事件,重现党在“农家院”中严格制定并执行各项纪律的场景。土地改革时期,干部们在“农家院”内仔细核算土地分配方案,确保公平公正,严守纪律底线;军事行动前夕,将领们于“农家院”中明确作战纪律,保障行动高效有序。通过这些真实故事,学员们在“农家院”实地感受党纪的严肃性与权威性,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,能够自觉做到令行禁止,维护党的团结统一。
西柏坡的“农家院”,从革命烽火中一路走来,全程见证了新中国的孕育与诞生。如今,在西柏坡红色教育体系里,它们以红色培训为桥梁,紧密连接起历史与现实,源源不断地为党员干部的成长输送强大精神动力。在这片意义非凡的红色起点上,新一代奋斗者们持续从“农家院”中汲取精神养分,传承红色基因,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迈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