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,一间间朴素的土坯房静静伫立,无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。走进屋内,映入眼帘的往往是极为简单的陈设,一桌二椅,看似普通,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,成为西柏坡党性教育中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生动教材。
这些简陋的桌椅,见证了老一辈革命家在西柏坡时期艰苦朴素的工作日常。以毛泽东旧居为例,一张棕色木质办公桌临窗摆放,桌上砚台、笔筒等物品整齐有序,配套的转椅因长期使用已略显破旧。就在这不足二十平米的空间里,毛泽东常常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,彻夜灯光长明,他在这里起草电报、文件,指挥着全国的解放战争,对前线发布重要命令。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,党中央的领导人们并未追求舒适奢华的办公条件,而是秉持着艰苦奋斗的作风,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革命事业中。这种身体力行的示范,为全党树立了艰苦朴素的标杆,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在艰难环境中,依然坚守初心,不为物质诱惑所动的廉洁自律精神。
西柏坡时期,党中央高瞻远瞩,在作风建设方面作出了诸多重要举措,“两个务必” 便是其中的光辉旗帜。1949 年 3 月,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,毛泽东同志向全党发出警示:“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、谨慎、不骄、不躁的作风,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。” 在旧址的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内,几张桌子和长凳整齐排列,当年,党的重要决策就在这样质朴的环境中诞生。“两个务必” 不仅是对当时即将面临执政考验的中国共产党的告诫,更是为党的作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,时刻提醒着党员干部要坚守廉洁底线,反对骄奢淫逸。
如今,西柏坡旧址群成为开展党性教育的重要阵地,这一桌二椅承载的廉政内涵意义非凡。通过实地参观、现场教学,党员干部们能直观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的清廉作风,从而深刻领悟到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。它提醒着党员干部,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廉洁奉公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能丢。在新的历史时期,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各种诱惑,党员干部应以史为鉴,从西柏坡的 “一桌二椅” 中汲取精神力量,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做到心中有党、心中有民、心中有责、心中有戒。在工作和生活中,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,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,勇于担当作为,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,让党的优良作风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。